众所周知,奥运冠军孙杨一直是一个争议性较强的人,有人说他是“妈宝男”,认为他性格乖张,不尊重其他人;当然也有许多人认为他为国争光,是榜样值得学习。 前几天,孙杨又因一次直播带货引发网友们的争议。 因沉默形成的漩涡 近日,孙杨在一场直播带货中进行了小小的“创新”。 通过网友们截下的几张可以看到,孙杨在直播中戴着墨镜一言不发,直播间靠下方的位置放着一张写有“人数到3w摘墨镜”的字条。 当直播间人数达到三万后,孙杨摘下了墨镜但还是未说话,下方的字条也换成了“人数到5w笑一下”。 这还没完,后面还有“人数到8w保持微笑”“人数到10w说话”等,他身后的背景板上写着“挑战沉浸式直播,谁先出声算谁输”。 不得不说这番操作让众多网友看呆了,不少网友说看到之后肯定就直接刷走,并对此表示无语。还有一些情绪比较激动的网友发表了较为激烈的言论,认为这种操作有些“下头”,是低情商的表现。 但是话说回来,这种方式也并非一无是处。近段时间他的直播间表现较为平淡,这种直播方式或许是其背后运营团队所想到的,目的无非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流量,提升其直播间的热度。 不过这种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极大概率会对其个人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将本就颇受争议的孙杨再度推至风口浪尖。 直播带货的奥运冠军 去年年底,孙杨开启了自己的直播带货之旅,在抖音的首场直播就创造出了一千多万的交易额,登上了当日抖音带货榜第一,全场点赞量261.8万,直播销售的品类有近70种。 在直播过程中,孙杨的表现并没有给人带来生疏感,行为举止表现得十分自然,各种直播带货的话术也是比较娴熟。 直播的一些小套路他也运用上了,与品牌方争论价格,限时发放一些福利等。这些都不是一个初次接触直播的人能够带来的,显然孙杨对于直播带货有做过详尽的了解,或许还接受过专业的培训。 截止至目前,孙杨的抖音粉丝总数已经达到了461.1万,近三十天共进行了14场直播,销售额为4715.2万。 从他的直播观众画像上来看,有70%以上的观众都是女性,40岁以下的占到90%以上,消费能力较强。 有近半数的观众偏向于购买100-300价格区间的商品,还有50%左右的观众倾向于购买300元以上的商品,只有不到5%的观众想要购买100元以下的商品。 不得不说,这位奥运冠军不仅在赛场上厉害,在直播间也同样拿下了不错的成绩。 运动员转行直播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关于运动员直播带货这一现象,网络上还是有所争议的,一部分人表示支持,毕竟他们也要生活;还有一小部分人认为他们不应该待在直播间,这是一种人才的浪费。 但是,大多数专业运动员退役后往往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甚至在前些年还有些运动员退役之后只能靠摆地摊来维持生计。 直播行业的兴起未尝不是为他们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冬奥会期间王濛、谷爱凌等人的出圈也说明了直播行业的包容性。 当下的短视频平台对于自带流量的明星选手有着较为不错的流量扶持,他们在退役之后同样还可以享受到比赛带来流量红利。 据悉,王濛成立了一家MCN机构,主要是为职业运动员转型提供更多的选择,现在这家MCN机构中已经有一批运动员开启直播带货了。 王濛曾透露过,他们签约的运动员一般有两种选择,一种就是成为达人,进行直播带货、直播解说或者是体育项目科普。对于有潜力的达人,公司还会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发挥其商业价值。 还有一种就是从事幕后工作,有些运动员可能不太愿意亲自上场直播或者是直播效果较差,吸引不到流量,就会从事摄像或是技术支持类型的工作。 坦率来讲,对于从事体育项目的职业运动员,真正能够出彩走红的往往就只有一小部分,大多数人可能就是默默无闻地走到退役。但是转行直播行业他们也许能够实现名利双收,对于那些退役运动员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于整个行业来讲也是大有裨益的。
| 相关推荐
产业新闻:10w?low?孙杨再陷舆论漩涡文章链接:http://cy.alipayins.com/2024/10/20/10w%ef%bc%9flow%ef%bc%9f%e5%ad%99%e6%9d%a8%e5%86%8d%e9%99%b7%e8%88%86%e8%ae%ba%e6%bc%a9%e6%b6%a1/
| 随机推荐
- o 国家统计局:10月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收窄或转涨、同比降幅趋稳
- o 一周楼市:上周楼市成交同比涨幅明显,一线城市同比涨幅为43.34%领衔
- o 养老:应对老龄化,如何做好养老准备?
- o 2024上半年企业对储能的投资激增至154亿美元
- o 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让养老服务更有质量
- o 紧扣发展主题 促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 o 两会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敏:养老服务需要家庭、社区、机构共同推动
- o 光伏、风电再获优先权!新疆发布新政支持新能源消纳
- o 重新认识和肯定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
- o 预测自 1969 年以来每次经济衰退的衰退指标在几个月前就开始闪烁,一位华尔街资深人士警告说,它总是会出现延迟
- o 融创中国:融创房地产拟初步计划为债券持有人提供整体债务重组方案
- o 市长寻求解决方案 芝加哥养老金债务升至 350 亿美元
- o 美国航空公司因将乘客留在停机坪上而被罚款
- o 上海出台购房新政:取消普宅标准,扩大交易税优惠覆盖面
- o 开发经营数据解读:2024年1-10月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5.8%,降幅继续收窄
- o 受到短缺威胁,电动汽车制造商竞相争夺电池锂供应
- o 国家统计局:10月中国CPI同比上涨0.3%,居住价格下降0.1%
- o 央行福州支行:2022年推动民营房企运用“第二支箭”发行中期票据27亿元
- o 速卖通天猫双11完美收官,国产手机完胜苹果,中国制造全球圈粉
- o 10万亿元化债“落靴”后:化债思路从“排雷”到“除险”根本转变,专家建议建立长效机制